1)第132章 振东主任,你这不报个新项目?(4k_四合院:我边做科研边吃瓜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132章振东主任,你这不报个新项目?(4k)

  那是一个户外用的热成像仪,在日后,是民用产品。

  严格说来,都是夜视器材,可是红外探照灯(搭配红外摄像机)、微光夜视仪、热成像仪是不同的。

  红外探照灯,是主动发射红外线,然后红外相机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线,成像达到夜视的效果。把它看成是一个普通探照灯就行,只是发射的是红外线。

  优点嘛,技术难度低,40~50年代都能搞。缺点嘛,能耗大,距离近,对比度差,还有用在军事上不能忍受的点就是,在别人的夜视器材里,自己就跟个大灯泡似的,满世界的高喊“我在这儿,快来打我。”第一代之后,在军事上的应用很快就淘汰了。

  微光夜视仪,其实是把非常微弱的可见光,通过增强放大,来达到夜视的效果。后来又发展了很多种技术分支,总的来说有其优势,所以一直都在发展应用中,不过早期强光烧毁,后期白天变瞎是它的一个顽疾。

  热成像仪,是直接利用热信号成像,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红外相机的增强版,但是它是不主动发射信号的,被动接收热信号,直接成像。综合来说具有最好的探测性能,尤其是热信号,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,都在发热,只要和背景温度不同,就能被发现,而且,它能穿透烟雾。缺点嘛,贵的东西一般来说只有一個缺点:贵。

  等到谭厂长把事情都说清楚,杨厂长才恍然大悟,原来是这个事情,这也算是高振东的老习惯了。

  京钢厂这边,也不算是完全占便宜,NF试制车间、人员、材料、电力,可都是人家出的。

  范副厂长想想也是,自己这个做法是唐突了,想上车,自然是要拿出最好的态度来。

  在三代坦克起,基本上热像仪是标配。

  而且,这东西还有个附带好处,不用全整出来,先把长波碲汞镉的量产化制备和禁带调整技术掌握,就能让某些单位高兴得跳脚。

  心里暗叹老谭走了狗屎运,搭上了便车。

  系统基于现有技术基础,给高振东整了一个技术极限内的热像仪。

  系统就是给高振东弄了这么个东西,1*120的线阵列,实现320*240的热成像分辨率。

  这种有了成果,大家一起花花轿子人抬人,利己利他,多方共赢的事情,傻子才不干。

  提出来的东西,个头比商店里看到的大不少,而且样子也不同,对此,高振东有心理准备。

  这种方法,是1968年在花旗国投产的。

  什么叫兄弟单位一盘棋,什么叫社会协作的优越性,这不就是了嘛。

  看着AOD精炼法这一通操作,范副厂长心思一动,这个办法看起来不错啊,最少理论基础是在的,没准真的是一个低成本的高效脱碳精炼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