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460章 步步为营,赶尽杀绝_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科学教材刊行不久,发生了一件轰动京城的大事情。

  国子监祭酒李孙宸,拜在云逍子门下,学习科学中的数学。

  国子监祭酒虽然官阶不高,只有从四品。

  然而这个位置,却是十分特殊而又重要。

  “天子理君道则宰相赞之,理师道则司成赞之。弼天子修理政教成化理者,惟宰相司成”。

  在政教方面,宰相与司成相提并论。

  可见国子监祭酒的职位之重。

  国子祭酒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,关系到国家的统治兴衰。

  因此大明非常重视祭酒的选拔。

  祭酒不仅要进士、翰林出身,还要才高八斗,学冠天下。

  这还不够,还得长的仪表堂堂。

  况且李孙宸还是个极其顽固的理学大家。

  他此时竟公然‘投敌’!

  人们联想到辩论大会那天,孔贞运和孔衍植‘倒戈’的事情。

  不得不怀疑,大真人云逍子有操控人心的法术。

  衍圣公唾面自干,为科学站台,本来就是对儒门的一次沉重打击。

  此时李孙宸的‘叛变,’无疑是对理学乃至入门的又一次重创。

  李孙宸拜师之后,在《大明日报》上发表了一篇文章。

  文中,李孙宸大肆鼓吹科学,并将科学和儒学加以对比。

  科学著述中的任何一句断言,都可以得到论证。

  这是儒学所不具备的。

  大明的读书人学习经文典籍,必须无条件服从程朱理学对圣学的诠释。

  不管是对是错,也不管是否漏洞百出,甚至是自相矛盾,都不能有自己的见解。

  否则就是离经叛道。

  可读书人并非全都是不长脑子的榆木疙瘩,他们也有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。

  他们对圣人经文产生质疑的不在少数。

  万历年间,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,把孔孟之道、程朱理学,甚至是佛家道门,全都喷成筛子,这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
  科学,并非是出自什么圣人经文。

  而是从最基本,且显而易见的公理出发,经过一系列的推理和演算,一步步推导出普适的结论,最终构建出一个公理化的严密体系。

  科学的论证过程,理性客观,可以接受任何的质疑和辩驳。

  这不是真理是什么?

  原本对科学一知半解,或只是停留在水泥、显微镜、热气球上的读书人,看了李孙宸的文章,顿时豁然开朗。

  原来科学这样一门大学问!

  受到李孙宸的影响,大批读书人投入到研究科学典籍大军当中。

  可对于这些毫无基础的读书人而言,哪怕是初等的数学、物理、化学,学习起来也是相当吃力。

  无奈之下,云逍和两位秘书不得不加班加点,熬夜苦战,编制出启蒙教材。

  比如《数学入门》《物理初探》《自然小识》等等。

  有了入门教材,学习科学可就容易多了。

  加上朝廷中有消息传出来,日后的科举不光考八股文,还要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