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813章 升龙城_南明大丈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后黎朝的国都河内,曾有过许多名字,它先后被称为龙渊、龙编、中京、京都、东京、升龙等,每一个名字都透露野心和一种以自己为中心的思想。

  从这些名称来看,就能看出历代安南政权的野心,他们是真的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,把自己当中国了。

  其实从文化圈的角度来看,安南、朝鲜甚至日本都可以看成是中华文明圈内的诸侯,都继承了一部分中国文化的元素。

  如果这几个国家能联合起来,可以说是无敌的存在,完全可以在世界上横着走,谁也不怕,谁也不怵。

  可惜的是,从中国衰落后开始,东亚文化圈的诸侯中,没了老大,或者说不认可原来的老大,想要自己当老大,诸侯们相互瞧不起,甚至大大出手,形成了各种仇恨,无法形成合力,让西夷占了便宜。

  此时的安南还并非那个世界第三,不过实力在中南半岛,却是一霸。

  整个安南地区,包括南部的占城地区,人口大约在三百余万人,其中郑主控制人口约二百余万,阮主控制人口约九十万,高平莫氏控制约十余万人口。

  孙可望率领十万大军,灭掉高平莫氏后,并没有将后黎朝的郑主放在眼里,马不停蹄攻略后黎朝北部州县,又打破宣光,收编了盘踞于此的后黎军阀武氏。

  西军在中原大战十余载,一时间纵横后黎朝北部州郡,使得孙可望能直接与大本营云南连接成一片。

  在连续夺取了后黎朝北部的州郡后,掌握后黎政权的郑主终于反应过来,一个小小的安南国,居然动员了五万大军,百头战象,五百艘战船,前来迎战。

  孙可望收编的武氏,以及被他灭掉的莫氏,政治上是联盟关系,立场都是反黎的。

  西军想要控制安南地区,肯定是需要地方势力配合,孙可望能选择合作的对象,自然不可能是掌握后黎朝的郑主,因为他自己将取代郑主,成为安南的掌控者,所以两者之间肯定没得谈。

  在大西国宰相徐以显的建议下,将被拉去砍头的莫主,被救了回来,得到了孙可望的善待,而武氏则成了他的先锋。

  就在郑主发兵北上时,满怀雄心的孙可望,也率领他的十万大军南下,意图直接打下河内。

  在孙可望看来,纵横天下多年的西军,打个东南小国,难度不过是在中原打个府城而已。

  两支军队,一个沿着红河南下,一个逆流而来,双方在河内之北八十里处相遇。

  让孙可望没有想到的是,这一战却并不轻松,孙可望击败了郑主的步军,主阵却被郑主的战象冲乱,迫使孙可望大军后退三十余里。

  在明朝陷入混乱时,安南地区其实也乱了十多年,战乱也十分频繁,安南的军队并非完全不知兵事,他们也是经历了战场的磨炼。

  郑主的军队与西军有些差距,可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