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642章 人心变化_南明大丈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这时高义欢在桌子旁坐下,侍卫们则分散开来,各自找地方坐着。

  虽说西魏国采取了各种手段,来降低人口激增造成的生活成本提高,但是城中银钱增多,物资匮乏造成的物价上涨,却不是能一下压回正常水平。

  酒肆的二楼,在江南小城里,都算寒酸,但在这里却算是高档的了。

  因为二楼要比一楼多交点钱,所以大部分人都在一楼,只有那些比较有钱的举子,才在二楼吃饭。

  现在二楼上还有许多空桌,加上士子们都再谈论着关心的事情,所以高义欢一伙人的到来,并没有引起什么人注意。

  有的人看了高义欢一眼,见他做派,还以为是谁家的纨绔,鄙夷的瞧了一眼,便又继续和同伴交谈。

  这时高义欢等人坐下,小二端上来一盘瓜子,给他们到了茶,边下去让厨房上蔡。

  高义欢手里抓了把瓜子,耳朵却听着旁边那群江南士子说话,这一听,却让他有些惊讶起来。

  方才听那士卒叫什么“辟疆兄”,高义欢就觉得有些耳熟,好像哪里听过这个名字。

  现在仔细一听,才想起来,明末好像有个什么四公子,其中一人,不就是叫冒襄,字辟疆么?八艳之一的董小宛,好像就是被他娶走了。

  这时冒辟疆笑着对同桌人说道,“诸位兄台,我给大家介绍一下,这位是宜兴的陈贞慧,字定生,参与过吴应箕起草的《留都防乱檄》。”

  这个陈贞慧其实也是四公子之一,不过他的风流事少了点,高义欢就没听过了。

  陈贞慧却摆了摆手,不愿意提以前的事情,笑问道:“辟疆兄怎么也来西安呢?”

  冒襄脸上有些尴尬,“寒窗十年,一身学问,总得找个地方施展。西魏是大明的藩国,南京不能用我,我们就到西安来试一试。”

  梁以樟见高义欢听的认真,小声说道:“现在南京方面,东林党人失势,复社的人受到牵连,被排挤出了朝廷。这个冒辟疆、陈定生,都是复社中人,想必也受到了排挤,无法在南京谋取一官半职,所以跑来西安参加我们西魏的科举。”

  高义欢微微颔首,心道这个世界真是很奇妙,前几年东林党人处处为难他,现在居然跑过来参加西魏的科举,还真是心大。

  这时冒襄看向陈贞慧,问道:“定生兄,你为何来到西安?”

  “我是特意赶来参加西魏的科举,今后就留在西魏了。”陈贞慧到是比冒辟疆坦荡许多,来都来了,便也不用什么西魏是大明的藩国来当遮羞布。

  谁都知道这个藩属的身份,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去掉,到时候西魏变大魏,考中西魏的功名,做了大官,还能因此不干不成?

  陈贞慧说完看着桌上几人道:“辟疆兄,几位兄台,你们老实说,来西魏的感观如何?”

  众人都是读书人,明白陈贞慧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